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快捷登录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
查看: 39090|回复: 0

考研331分“逆袭”390分,究竟有何“内幕”?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2-4-1 16:37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Reserved
◎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

3月31日,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学专业复试结果在网上引发热议。

两位学生进入复试,录取一名。初试成绩331的考生在复试后超过初试成绩390分的考生,抓住了仅有的一个录取名额。

60分的初试分差,靠复试一举拉平并反超。这是暗藏玄机还是励志逆袭?一时间,众说纷纭。

“黑幕说”先成为主流。有人言之凿凿,说这名额就是为该考生而设,另一位无论分数多高,都注定陪跑;有人根据考生姓氏,研究出他或许有个了不起的父亲,人脉成为这场考研中的关键。

31日晚,考生所在的本科院校及协和医学院都发布声明进行澄清。总结下来就是,考生出身普通家庭,复试流程没有问题。

w3.jpg

围绕拟录取考生的种种冷嘲热讽,至此终于平息了一些。

每一位考生的努力都值得尊重。敢向招生名额为1的专业发起挑战并顺利超过国家线进入复试,说明这两名考生有理想、有勇气也都有相应实力。能在初试中取得390分的高分,定是下了不少苦功夫。无论成败,都应对考生致以祝贺。

其实,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,初试成绩落后但复试反超的例子屡见不鲜。和我们熟悉的大多考试不同,根据国家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,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组成。而高校和科研院所往往难以在初试阶段就贯彻自己的人才选拔意图。初试更多考核的是考生的基础能力和学业水平,复试则更加侧重考生综合素质和科研潜力的考察。专家组要与考生交流,确定考生和招考专业是否匹配。在很多院校,复试也是研究生招录的关键环节。

不过,这一“逆袭”能引发如此多争议,也值得我们思考。

在考试中得到高分,一向被认为具有天然的正当性。也曾有高校教师感慨过,不敢轻易淘汰笔试成绩第一的学生,就算流程完全合规,也需要向多方解释,甚至可能引发舆情。331逆袭390一事后续的种种猜想也恰恰说明,尽管我们一再强调教育评价改革,一再呼吁破除“唯分数”论,但扭转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其实殊为不易。

尽管高校有招生自主权,但录取初试分数靠前的学生,才具有天然合理性;一旦录取初试分数靠后的学生,就会陷入质疑。但如果要科学、合理地选拔需要的人才,就必然需要多方位、多角度考量。我们应该对这样顶住压力的选择,多些尊重和理解。

当然,舆情鼎沸,也反映了考研生的“公平焦虑”。在考研人数越来越多、国家线大涨的今天,类似故事也让他们发现,原来高分仍然无法保证自己进入报考院校,难免感到担忧,怕自己成为某种潜规则的牺牲品。研究生招考机构可以多和社会沟通,清晰表明自己的人才需求和人才标准,让广大考研学生少些迷茫,在选择报考院校时更加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。

建立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招考制度,无论在教育的哪个阶段,都是“知易行难”之事,需要各参与主体共同努力,共同拿出智慧、决心和定力。当然,在落实招生自主权的同时,高校和科研院所也要切实保证招考流程的公平、公正、公开,经得起质疑,受得住诋毁,接受得了社会监督,并能迅速回应社会关切。

来源:科技日报


编辑:李晓航(实习)

审核:岳靓

终审:王郁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16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